初到紐約那幾年,靖平的生活除了忙與亂,就是亂與煩。倉促的步調,使人無暇浸淫這個人文薈粹的大都會﹔粗糙的現實,則蒙蔽了她的視野,磨蝕她的意志。
靖平的舅舅和舅媽移民多年。兩人在長島大頸區有一爿小小的店面,賣些卡片、小禮品、彩券、香煙等雜貨,全家五口住在附近一棟四房二廳的小洋房。
舅舅撥出一間臥房給靖平母女住下,並抽空帶靖平到附近的高中辦理入學手續。當時美國學校對跳機的孩子入學並不刁難,況且靖平的在學資料已事先準備齊全,因此抵達紐約才三天,即順利進入附近的重點高中就讀,但由於語言問題,她必須重唸十一年級,並在每天早上加修校內為新移民附設的ESOL英語加強班。
靖平並不在乎被降級。她的個性,本來就不是積極進取的類型,對未來,也不曾有過什麼太大的抱負或堅持。從小努力讀書,不過是聽命於母親,試圖以令人滿意的成績,換取耳根清靜罷了。何況靖平的內向已差不多接近閉塞的程度,過去生活裡除了姜霆,空閑時就只呆坐房間裡,攤開書本用功的時間自然比其他人來得多。
而今,靖平依然以不變的自閉應對萬變。除去每天在ESOL課堂必須和同學進行一對一的英語交流以外,其他時間,她睜大眼睛,靜悄悄地注視身邊同學們以理所當然的姿態享受著開放與自由。美國高中女生多半打扮新潮,許多已懂得濃妝艷抹,甚至和男生在教室裡當眾擁吻。此地的上課氣氛亦不同於台灣的死氣沉沉,臺上臺下打成一片,甚至學生當眾糾正老師授課方式的情形也屢見不鮮。
雖然靖平成天像個啞巴似的,功課方面倒也爭氣。降級就讀才兩個月,即因各門成績優異,外加英語讀寫突飛猛進而被調回十二年級。然而,升級之於靖平並不算是好消息。美國各大學一向以SAT的考試成績當作入學審核標準,而此地志願升學的高中生,多半在升上十二年級的暑假前考過SAT,手腳快的,甚至已開始遞交申請表格,換句話說,靖平必須儘快報考,否則肯定來不及明年秋季班的申請。
就在靖平感受到升學壓力,亟需有人從旁給予鼓勵和打氣時,母親留職停薪三個月已滿,必須回台上班了,她這才慌了起來,同時意會到留美的蜜月期已過。
舅舅舅媽的態度已不若幾個月前熱絡,尤其與靖平同年的表妹,為靖平的寄宿讓出臥房,原本已經很嘔了,再加上在學成績老是被舅舅拿來和靖平的相比,久而久之,對靖平的敵意便更形加深。
母親回台後,靖平很乖覺地主動幫做些打掃、收垃圾的瑣事。她有意按月支付房租,但舅舅堅決不收。為減輕白吃白住的罪惡感,倘若時間允許,靖平會主動包辦晚餐。紐約華人眾多,冰箱裡的材料也充足,家常的台菜、川菜通常難不倒她。然而,無論靖平做再多的事,餐桌上的氣氛總是冷冷的。舅媽對舅舅拒收房租的事頗有意見,但也不好對靖平發作,久而久之,臉上的寒氣厚重得像南極的冰河,從沒有溶解的一刻。
靖平的考運一向不錯。前後不過花了幾個星期準備SAT,卻拿到相當不錯的點數,也順利地獲得幾所學校的入學許可,包括她心目中的第一志願——哥倫比亞大學。通常這類名校的審核條件,學科成績以外,課外活動也是一項重要考量,靖平參與的課外活動記錄雖不如其他人輝煌,倒也幸運中選了。
高中一畢業,靖平立刻從報紙圈選了幾個租屋廣告,請相熟的同學載她去法拉盛找房子。從物色住處到搬家,三天之內完全搞定。
法拉盛位於皇后區的七號地鐵總站,往返紐約市相當便利,房租也比學校附近便宜許多。此地華人聚集,中餐館、東方超市、錄影帶店林立,對吃不慣西餐又不會開車的靖平,算是最佳選擇了。
房東是一對在公家機關上班的上海夫妻。為補貼家用,兩人把地下室自行隔成四個房間,再添加幾樣便宜傢具,即堂而皇之租給新移民或窮學生。除了新搬來的靖平,其他三個房各住一位女房客。與其他處比價,這裡每個月一百五十元的租金算是便宜了。雖明知潮濕的地下室不宜居住,但她實在無力負擔更多,也只有將就住下。
靖平銀行戶頭裡的錢﹐相當於母親這些年來的半數積蓄。她知道,暑假結束,繳交學雜費以後,存款將去掉將近一半。接下來就要按月付房租、吃飯、搭車,如果不儘快打工,恐怕連下半年學費都成問題。
由於校內打工名額已滿﹐她買了一份世界日報,跑遍皇后區方圓十里的中餐館、貿易公司、旅行社、超級市場,只要是登報徵人的商家,她都硬著頭皮上門。然而,對方聽說靖平拿的是F1學生簽証,多半表明不僱用非法打工者。
(待續)
註:ESL stands for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. ESOL stands for Englis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. ESOL is the new and preferred term, but you'll hear people using both.